返回

夏姓

首页

夏姓姓氏文化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652018年652014年66
2013年672007年642006年66
1995年601987年551982年69
明朝54元朝38宋朝76
北宋154

起源

夏姓主要源自:妫姓。

出于夏朝后裔,是姒姓主要分支之一。禹治理了水患,指导百姓兴修沟渠,发展农业,为了表彰他的功绩,舜封他于夏(今河南登封县东),後人為夏氏。武王克殷,建立周朝,分封诸侯,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國(今河南杞县),为杞侯。至简公时,被楚国所灭。杞简公之弟公子佗出奔鲁国,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,给予食邑,尊为侯爵,称为夏侯(复姓),其許多後裔,簡以夏为姓。

出自妫姓,是舜的后代,春秋时期,陈国陈宣公幼子公子夏,其孙以夏字命氏,称夏徵舒,后代遂为夏姓。

孔子弟子子夏的後裔。

各少數民族,如回族、满族、土家、蒙古族等族亦有夏姓。

当代夏姓的人口已达468万,为全国第55位大姓,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.39%,从明朝至今600年夏姓人口由43万增到468万,增长了11倍,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,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,人口增长了13倍。夏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。近1 000年中夏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“∧”形态势。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三省,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39%;其次分布于四川、安徽、贵州、湖北、上海,这五省市又集中了28%。江苏为当代夏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夏姓总人口的15.4%,占省总人口的1%。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,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夏姓分布面。在最近600年期间,夏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、元、明朝间有了很大的区别,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、华东强劲的回迁,东南地区虽然仍为夏姓的中心地,但人口比重已经比顶峰时期减少了40%。

会稽郡:秦始皇二十五年(己卯,公元前222年)于原吴、越地置郡,治所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),辖境包括有江南、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。西汉武帝元封五年(乙亥,公元前106年),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,时领二十六县,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。东汉朝永建四年(己巳,公元129年)分吴、会稽为二郡,会稽移治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有浙闽之地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、茅山以东、浙江省大部份(仅天目山、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)、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、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。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(今浙江台州)等郡后,其辖境缩小。西晋朝太康二年(辛丑,公元281年),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,以郡为国,称会稽国。隋朝开皇九年(己酉,公元589年)平陈,省郡县,废会稽郡为越州,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。清朝顺治年间(公元1644~1661年)移治到山阴县(今浙江绍兴)。民国时期合会稽、山阴二县为绍兴县。今为浙江省绍兴市。

会稽堂:以望立堂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(今浙江绍兴)禹陵,少康中兴后,派庶子无余到禹陵,奉守禹祀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“会稽”为堂号,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。

明德堂:是根据《左氏春秋》传曰“美哉禹公,明德远矣”而得名。

惜阴堂:乃由“禹治天下勤劳,爱惜寸阴”而得名。

平水堂: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,三过家门而不入,水患终于被治平,舜把帝位让给了他。

秘书堂:秘书堂夏氏始祖,派名光庭,讳远,号三斗,唐肃宗上元间(公元760-761年)举进士第授秘书郎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,称“秘书堂”。北宋江州德安(今属江西)人参知政事夏竦即为夏光庭(夏远)九世孙。

正德堂:明正德年间(公元1506~1521)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,夏儒成为国丈,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明武宗年号“正德”为堂名,称“正德堂”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“正德堂”为本族徽号。

一、 xià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蒙、回、彝、藏、水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“夏氏,亦曰夏后氏,姒姓,颛帝之后也。当尧之时,有洪水之患,使鲧治之,九载不成功,殛鲧于羽山,用其子禹为司空。治水有大功,舜以天下授之,是为夏后氏。今陕州夏县,禹之所都也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:“出自姒姓。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。弟佗奔鲁,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,为侯,因以为氏。后去鲁之沛。分沛之谯,遂为郡人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夏后氏后,周封夏后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”

2、郑樵又注:“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,其孙夏舒以王父(字)为氏,是为陈(之)夏氏。”此当以王父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(按:陈宣公之子少西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子西”;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并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孑西”;夏舒,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并作“徵舒”;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辞词》则并作“征舒”。

3、为蒙古族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“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曰夏贵。”

4、或为夏侯氏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安化夏氏谱·叙》注云:“系夏侯氏所改。湖南安化夏氏,其先出于夏侯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:“(夏)为夏侯氏所改。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。”

5、回族之夏姓,则源于“摄思廉夏”。元皇庆间(1312——1313年)开才龙人不鲁罕丁到晋江清净寺主持寺务几达60年之久,享有124岁高龄,主持寺务时人们称他“摄思廉夏”,“摄思廉”即“伊斯兰”之别译;夏,汉意为长老、掌教之意。后不鲁罕丁即以夏为姓。其子夏敕,后裔有夏彦高、夏东升、夏日禹等。汉代有夏宽,武帝时阳城内史;南朝宋有夏赤松,会稽人,善弈;宋代有夏圭。

二、

夏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9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夏姓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39%。

夏姓起源:

1、系自姒姓。禹治水有功,是为夏后氏,周封其后裔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

2、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宣公之庶子子西,字子夏,其孙征舒,以王父字为氏。

3、西夏人姓。

4、明时赐元人齐噜台姓夏名贵。

5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子街。今满族姓。

6、清嘉庆十三年,岭夷12地夷人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,龙竹山头目姓夏。

7、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后改为夏氏。

8、土家、蒙古、回、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夏姓名人:

夏区夫,春秋时陈大夫。

郡望:会稽。

历史名人

夏姓古代名人

夏区夫春秋(?-前482),春秋时期陈国的卿大夫。

夏育春秋,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,能生拔牛尾。

夏无且战国,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“以药囊捉荆轲”,而名登《史记》的“刺客传”。

夏宽汉朝,汉武帝时阳城内史。

夏勤汉朝,汉武帝时零陵太守。

夏贺良西汉(?-前5),西汉重平人。哀帝时任待诏,谓汉家气运已衰,需改元易号。哀帝采其建议,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,自号为“陈圣刘太平皇帝”,借此欺骗人民,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。不久以“反道惑众”罪,被杀。

夏勤东汉,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、零陵太守、司徒等职,以才干见称。

夏恭东汉(前20-约29),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。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,可谓桃李满天下。

夏瞻晋朝,晋代杰出画家工于人物、神像。其作品被载入《历代名画记》及《图书集成》等书中。

夏赤松南朝,南朝宋著名棋手。

夏昱唐朝,唐代中书令兼尚书令。

夏圭南宋,钱塘人南宋杰出的画家。早年工人物画,后以山水画著称。并与马远同时,号称“马夏”。画风洒脱,糅合李唐、范宽与米芾的画法,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,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,时称“夏半边”。

夏远唐朝,光庭公讳远字行一,号三斗,浙江会稽金华人,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庚午十一月初一日子时。唐肃宗上元间举进士第,授秘书郎。唐代宗宝应元年壬寅上书言尚书李国辅奸,谪武宁宰。武宁多崇山峻岭,经禄山之乱,强悍多据焉!公至劝归农业,立学校,日与士民讲求圣贤仁义之学,俗遂醇美,文风大振。唐代宗朝永泰元年乙巳,上廉公忠直,召公为集贤殿侍制,公固辞不赴,遂家于武之三斗坪(今武宁县里溪乡下坊村下坊夏家)。

夏承皓北宋(956-1004),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上平晋策补右禁卫。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契丹内寇,夏承皓由间道发兵,夜与契丹遇于河朔,力战虏骑,卒于阵,褒赠崇仪使。以子夏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,封魏国公。

夏竦北宋(985年—1051年),字子乔。江州德安人。北宋大臣、古文字学家,夏承皓之子[1]。初谥“文正”,后改谥“文庄”。夏竦以文学起家,曾为国史编修官,也曾任多地官员,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,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,后任陕西经略、安抚、招讨使等职。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,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。

夏执中宋朝,宜春人宋代节度使,以贤扬名。据传朝廷举庆礼,人皆争献珍奇,执中独书“一人有庆,万寿无疆”进之。

夏元鼎南宋,南宋文学家、诗人。

夏友兰元朝,元代教育家。

夏庭芝元朝,元代作家。

夏迪元朝,元代画家。

夏原吉明朝(1367-1430),湖广湘阴人明朝大臣,为永乐、洪熙、宣德三朝户部尚书。

夏昶明朝(1388—1470),明代著名画家。

夏白眼明朝,明代榄雕“圣手”。

夏言明朝(1482-1548),明代政治家、文学家。明朝二十四臣之一以正直敢言自负,明史曰:豪迈有俊才,纵横辨博,人莫能屈。死后谥文愍。

夏允彝明朝(1596年—1645年11月4日),字彝仲,号瑗公,松江华亭人,夏完淳之父。

夏完淳明朝(1631年—1647年10月16日),乳名端哥,别名复,字存古,号小隐,又号灵首。民族英雄,明末诗人,松江华亭人,祖籍会稽。为夏允彝之子,师从陈子龙。夏完淳自幼聪明,有神童之誉,“五岁知五经,七岁能诗文”,14岁随父抗清。其父殉难后,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,兵败被俘,不屈而死,年仅十七岁。被俘後怒斥洪承畴,拒不降清,名扬后世。

夏姓近代名人

夏敬渠清朝,清代文学家、诗人。

夏燮清朝,清代文学家、诗人。

夏伦著名戏曲家。

夏之鼎(1782-1827),清代画家。

夏瑞芳(1871-1914),近代出版家。

夏述唐(1888-1920),河南省息县夏寨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。

夏云杰(1903-1936),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。九一八事变后加入抗日战争行列,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,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,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,北满(临时)省委委员。

郡望

会稽郡:秦始皇二十五年(己卯,公元前222年)于原吴、越地置郡,治所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),辖境包括有江南、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。西汉武帝元封五年(乙亥,公元前106年),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,时领二十六县,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。东汉朝永建四年(己巳,公元129年)分吴、会稽为二郡,会稽移治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有浙闽之地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、茅山以东、浙江省大部份(仅天目山、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)、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、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。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(今浙江台州)等郡后,其辖境缩小。西晋朝太康二年(辛丑,公元281年),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,以郡为国,称会稽国。隋朝开皇九年(己酉,公元589年)平陈,省郡县,废会稽郡为越州,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。清朝顺治年间(公元1644~1661年)移治到山阴县(今浙江绍兴)。民国时期合会稽、山阴二县为绍兴县。今为浙江省绍兴市。

会稽堂:以望立堂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(今浙江绍兴)禹陵,少康中兴后,派庶子无余到禹陵,奉守禹祀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“会稽”为堂号,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。

明德堂:是根据《左氏春秋》传曰“美哉禹公,明德远矣”而得名。

惜阴堂:乃由“禹治天下勤劳,爱惜寸阴”而得名。

平水堂: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,三过家门而不入,水患终于被治平,舜把帝位让给了他。

秘书堂:秘书堂夏氏始祖,派名光庭,讳远,号三斗,唐肃宗上元间(公元760-761年)举进士第授秘书郎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,称“秘书堂”。北宋江州德安(今属江西)人参知政事夏竦即为夏光庭(夏远)九世孙。

正德堂:明正德年间(公元1506~1521)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,夏儒成为国丈,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明武宗年号“正德”为堂名,称“正德堂”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“正德堂”为本族徽号。

一、 xià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蒙、回、彝、藏、水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“夏氏,亦曰夏后氏,姒姓,颛帝之后也。当尧之时,有洪水之患,使鲧治之,九载不成功,殛鲧于羽山,用其子禹为司空。治水有大功,舜以天下授之,是为夏后氏。今陕州夏县,禹之所都也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:“出自姒姓。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。弟佗奔鲁,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,为侯,因以为氏。后去鲁之沛。分沛之谯,遂为郡人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夏后氏后,周封夏后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”

2、郑樵又注:“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,其孙夏舒以王父(字)为氏,是为陈(之)夏氏。”此当以王父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(按:陈宣公之子少西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子西”;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并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孑西”;夏舒,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并作“徵舒”;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辞词》则并作“征舒”。

3、为蒙古族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“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曰夏贵。”

4、或为夏侯氏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安化夏氏谱·叙》注云:“系夏侯氏所改。湖南安化夏氏,其先出于夏侯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:“(夏)为夏侯氏所改。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。”

5、回族之夏姓,则源于“摄思廉夏”。元皇庆间(1312——1313年)开才龙人不鲁罕丁到晋江清净寺主持寺务几达60年之久,享有124岁高龄,主持寺务时人们称他“摄思廉夏”,“摄思廉”即“伊斯兰”之别译;夏,汉意为长老、掌教之意。后不鲁罕丁即以夏为姓。其子夏敕,后裔有夏彦高、夏东升、夏日禹等。汉代有夏宽,武帝时阳城内史;南朝宋有夏赤松,会稽人,善弈;宋代有夏圭。

二、

夏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9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夏姓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39%。

夏姓起源:

1、系自姒姓。禹治水有功,是为夏后氏,周封其后裔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

2、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宣公之庶子子西,字子夏,其孙征舒,以王父字为氏。

3、西夏人姓。

4、明时赐元人齐噜台姓夏名贵。

5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子街。今满族姓。

6、清嘉庆十三年,岭夷12地夷人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,龙竹山头目姓夏。

7、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后改为夏氏。

8、土家、蒙古、回、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夏姓名人:

夏区夫,春秋时陈大夫。

郡望:会稽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 xià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蒙、回、彝、藏、水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“夏氏,亦曰夏后氏,姒姓,颛帝之后也。当尧之时,有洪水之患,使鲧治之,九载不成功,殛鲧于羽山,用其子禹为司空。治水有大功,舜以天下授之,是为夏后氏。今陕州夏县,禹之所都也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:“出自姒姓。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。弟佗奔鲁,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,为侯,因以为氏。后去鲁之沛。分沛之谯,遂为郡人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夏后氏后,周封夏后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”

2、郑樵又注:“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,其孙夏舒以王父(字)为氏,是为陈(之)夏氏。”此当以王父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(按:陈宣公之子少西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子西”;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并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孑西”;夏舒,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并作“徵舒”;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辞词》则并作“征舒”。

3、为蒙古族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“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曰夏贵。”

4、或为夏侯氏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安化夏氏谱·叙》注云:“系夏侯氏所改。湖南安化夏氏,其先出于夏侯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:“(夏)为夏侯氏所改。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。”

5、回族之夏姓,则源于“摄思廉夏”。元皇庆间(1312——1313年)开才龙人不鲁罕丁到晋江清净寺主持寺务几达60年之久,享有124岁高龄,主持寺务时人们称他“摄思廉夏”,“摄思廉”即“伊斯兰”之别译;夏,汉意为长老、掌教之意。后不鲁罕丁即以夏为姓。其子夏敕,后裔有夏彦高、夏东升、夏日禹等。汉代有夏宽,武帝时阳城内史;南朝宋有夏赤松,会稽人,善弈;宋代有夏圭。

二、

夏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9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夏姓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39%。

夏姓起源:

1、系自姒姓。禹治水有功,是为夏后氏,周封其后裔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

2、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宣公之庶子子西,字子夏,其孙征舒,以王父字为氏。

3、西夏人姓。

4、明时赐元人齐噜台姓夏名贵。

5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子街。今满族姓。

6、清嘉庆十三年,岭夷12地夷人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,龙竹山头目姓夏。

7、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后改为夏氏。

8、土家、蒙古、回、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夏姓名人:

夏区夫,春秋时陈大夫。

郡望:会稽。

堂号

会稽堂:以望立堂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(今浙江绍兴)禹陵,少康中兴后,派庶子无余到禹陵,奉守禹祀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“会稽”为堂号,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。

明德堂:是根据《左氏春秋》传曰“美哉禹公,明德远矣”而得名。

惜阴堂:乃由“禹治天下勤劳,爱惜寸阴”而得名。

平水堂:夏禹治水十三年于外,三过家门而不入,水患终于被治平,舜把帝位让给了他。

秘书堂:秘书堂夏氏始祖,派名光庭,讳远,号三斗,唐肃宗上元间(公元760-761年)举进士第授秘书郎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,称“秘书堂”。北宋江州德安(今属江西)人参知政事夏竦即为夏光庭(夏远)九世孙。

正德堂:明正德年间(公元1506~1521)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,夏儒成为国丈,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。后人为纪念先祖,遂以明武宗年号“正德”为堂名,称“正德堂”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“正德堂”为本族徽号。

一、 xià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安徽之泾县,江西之金溪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鲜、蒙、回、彝、藏、水、壮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予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郑樵注云“夏氏,亦曰夏后氏,姒姓,颛帝之后也。当尧之时,有洪水之患,使鲧治之,九载不成功,殛鲧于羽山,用其子禹为司空。治水有大功,舜以天下授之,是为夏后氏。今陕州夏县,禹之所都也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云:“出自姒姓。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,至简公为楚所灭。弟佗奔鲁,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,给以采地,为侯,因以为氏。后去鲁之沛。分沛之谯,遂为郡人。”又,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谱》云:“夏后氏后,周封夏后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”

2、郑樵又注:“陈宣公之子少西字子夏,其孙夏舒以王父(字)为氏,是为陈(之)夏氏。”此当以王父字为氏,系出妫姓。(按:陈宣公之子少西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子西”;《姓氏考略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并引作“陈宣公庶子孑西”;夏舒,《姓氏考略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并作“徵舒”;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辞词》则并作“征舒”。

3、为蒙古族姓名所改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载:“明赐元人齐噜台姓名曰夏贵。”

4、或为夏侯氏所改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安化夏氏谱·叙》注云:“系夏侯氏所改。湖南安化夏氏,其先出于夏侯。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载:“(夏)为夏侯氏所改。今甘肃庆阳夏氏即是。”

5、回族之夏姓,则源于“摄思廉夏”。元皇庆间(1312——1313年)开才龙人不鲁罕丁到晋江清净寺主持寺务几达60年之久,享有124岁高龄,主持寺务时人们称他“摄思廉夏”,“摄思廉”即“伊斯兰”之别译;夏,汉意为长老、掌教之意。后不鲁罕丁即以夏为姓。其子夏敕,后裔有夏彦高、夏东升、夏日禹等。汉代有夏宽,武帝时阳城内史;南朝宋有夏赤松,会稽人,善弈;宋代有夏圭。

二、

夏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9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省多此姓,三省夏姓约占全国汉族夏姓人口39%。

夏姓起源:

1、系自姒姓。禹治水有功,是为夏后氏,周封其后裔于杞,其不得封者,以夏为氏。

2、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宣公之庶子子西,字子夏,其孙征舒,以王父字为氏。

3、西夏人姓。

4、明时赐元人齐噜台姓夏名贵。

5、清满洲人姓。世居子街。今满族姓。

6、清嘉庆十三年,岭夷12地夷人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,龙竹山头目姓夏。

7、台湾土著赛夏族哈也湾氏后改为夏氏。

8、土家、蒙古、回、佤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
夏姓名人:

夏区夫,春秋时陈大夫。

郡望:会稽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赐名网 - 专业的宝宝起名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.